close
最頭疼的是,怎麼寫到報紙上?印刷成本太高,更何況計連鬆隻打算印一張,印刷廠壓根不會理會。當時,他想給村民一個驚喜,這事和誰都沒說起。
“那還能怎麼辦,自己動手抄唄!”老計白天跑運輸,夜深人靜瞭才空下來。連著4個晚上,他挑燈夜忙,總算把內容給編寫好瞭。
“最後一晚,好不容易忙完,我才發現報紙名字忘記取瞭。”計連鬆說,當時已經是凌晨2點,情急之下,他想幹脆先用自己的名字代替下,以後有瞭合適的再換。
第二天,2013年9月1日。一早,有村民發現,村口公告欄裡多瞭一張泛黃的大紙張,上面的字彎彎扭扭,並不工整。
沒想到,大夥紛紛駐足窗前,饒有興致地讀瞭起來。從此,“計連鬆小報”的名頭就在村裡傳開瞭。
鄉村文化汽車音響喇叭安裝生活的“照相機”
2013年,中興社區新建成文化禮堂。此後,村裡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動、節慶活動都在這裡舉行。
文化活動的豐富充實瞭報紙的內涵,活動報道和節目預告成瞭小報很重要的一塊內容。村民每每看到自己在文化禮堂唱歌跳舞的照片,被粘貼到報紙上,都會對村裡組織的活動更加來勁。
“連鬆還把村裡的好人好事寫到報紙上,讓大傢學習。”雷甸鎮黨委委員、中興社區黨委書記潘正華說,“計連鬆小報”內容雖然“土”,但很接地氣,講的都是村民關心的社會民生,在村裡有很多粉絲。
最近,“計連鬆小報”走進當地學校,4位來自鎮“四葉草”志願者隊的幼兒園老師主動提出當“小編”。
幼兒園老師邱水英說,自己以前是讀者,現在成瞭編輯。以後還要把小報帶到課堂上,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。
有瞭老師的幫助,計連鬆喜出望外。“編報是我的興趣,但有時候熬夜身體的確吃不消。有瞭大傢的幫助,我相信小報一定會擁有更多讀者。”
雷甸鎮黨委宣傳委員敖麗麗表示,老黨員自編報紙供村民學習,豐富瞭基層農村的文化生活,營造瞭閱讀的良好氛圍,傳遞瞭社會正能量。
【1】【2】
(責編:汽車音響喇叭改裝趙倩、翁迪凱)
A786D2DF914F98D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